
購物車內無任何商品
撰文者:林侑澂
萬眾矚目之下,2022年ART SOLO藝之獨秀藝術博覽會(ART SOLO)於本周末在台北市花博爭艷館展開。做為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(畫廊協會)旗下、繼台北藝博之外的另一場展版型藝術博覽會,ART SOLO不僅僅分享了優秀的藝術品和新的藝博會模式,也提供了台灣藝術產業許多可供觀察之處。那麼,「個展X展版X藝博會」將為觀眾們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呢?
當觀眾們置身展場,首先關注到的當然是「一間一個展」的策展模式。在此模式下,許多展間都展示出強大的策展企圖。在藝博會的銷售取向之上,更完整地勾勒出了藝術家創作的脈絡與風格,為觀眾們帶來了有別於以往的觀展體驗。也同時為畫廊產業緩解了自家展場檔期固定、曝光需求增加等等的課題。
出身自街頭塗鴉的藝術家林軒毅 Colasa 在《歡迎光臨》個展中,完整分享了近年以 COLASA WHOCARES為主題的系列創作。個展對話的層次非常豐富。系列從美商賣場簡明、鮮豔且超大的商標開始發想延伸。借用其企業形象,布置了購物車、布偶熊等等的轉化作品,甚至讓說明標籤也成為作品的一部分。系列的設定,設想COLASA WHOCARES是藝術家自己所擁有的建設公司 / 商標。巧妙結合了預售屋的概念與NFT運算技術生成隨機作品(共1028組),再反向將其繪製成實體畫作。同時展出了以預售屋意象製作,發放 / 收回的著色畫,反覆在虛實之間相互介入。最終將巨大的企業資本力量,與在街頭塗鴉時微小的話語權對照,對於社會的結構與現象進行了別出心裁的再現。
來自日本北海道的木雕藝術家吉田昭彥 Nikichi Yoshida在同名個展中與策展人丁春誠合作,用心地分享了相當具有靈性的木雕作品。展場的布置與作品的內容相互呼應,也成為展場中被關注的焦點。空間以日式的大自然氣質為主軸,首先以布幕的方式,形塑了如同日式木造建築的氣氛。TIN TIN STUDIO 策展事務所也特別為了這場個展,訂製了具有旋轉機關的展台。展示時,作品與實體植物輕輕互動,將一小片的森林再現在展場之中。作品取材自生活中的人物和森林中的動物,將兩者結合,創作出動物擬人化的藝術語彙。(藝術家在小樽市外島生活,並開了一家森林咖啡廳,創作深受環境影響。)細觀其間,藝術品聚精會神、閉上眼的和諧神情相當吸引人。例如親吻大地的長頸鹿、抬頭曬太陽的北極熊,細細地將高緯度、自然界、春季的美好生機,直觀而溫潤地呈現在個展之中。
雕塑藝術家蔡尉成所發表的個展《常樂》,是本屆展會重要的公共藝術特展。藝術家團隊高度地善用了半開放的展覽空間,將近五年來的創作完整地與觀眾們分享。藝術家長期關注自身與自然相處的經驗,並經常藉由孫悟空的意象進行各種敘事。經常將猴>人>佛的修行過程,和四時萬物、七情六慾的循環相互呼應,體現出了豐沛的生命層次。策展上大大小小的雕塑作品與當季的果樹-樹葡萄(約二十年前引進台灣,富含花青樹的水果)相互交錯。甚至有隱藏在綠植間的小型作品,提供了觀眾活潑而驚喜的遊戲感。在模擬山林原野的環境之間,營造了清新的生機、讓春季的綠意和作品對話。進一步地讓展覽不僅是條列式的放置,也同樣能有身歷其境、舒適的呼吸感。